2011-10-20 ~ 2011-10-21
講師:孫振凱 (ceasar _at_ nchc org tw)
助教:蔡育欽 (thomas _at_ nchc org tw)
助教:王耀聰 (jazzwang _at_ nchc org tw)
學員(記錄):周士玉 (hs1250_at_gmail com)
first edition 20111-10-27 17:45 pm
last modifed 2011-11-02 21:05 pm
前言
感謝上星期四、星期五孫老師、蔡老師和王老師
三位老師兩天在新竹國網中心的耐心地照顧和指導
能夠親臨現場一睹大師們風範
並得到許多現場實作問題的Tips和解決方案
上課的內容真是充實、收獲真是豐富啊 ~
建議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親自來國網中心上課啊!!
趁著記憶猶新的時候
趕快把上禮拜那兩天的筆記,整理了一下~
上課常用到的文件和網址
課程資料、講義下載
http://drbl.nchc.org.tw/lecture/
drbl-clonezilla.Basic_v15.pdf
http://drbl.nchc.org.tw/lecture/20111020NCHCBasic/drbl-clonezilla.Basic_v15.pdf
Clonezilla-tutorial.v7.pdf
http://drbl.nchc.org.tw/lecture/20111025NCHCClonezilla/Clonezilla-tutorial.v7.pdf
DRBL 官網
clonezila
http://clonezilla.nchc.org.tw/news/
安裝DRBL-官網的文件
http://drbl.nchc.org.tw/one4all/desktop/
管理與使用(安裝完DRBL就會內建有Clonezilla SE)
http://drbl.nchc.org.tw/one4all/desktop/drbl-cmd-list.php
dpkg的指令的使用
http://blog.udn.com/jackytw/2991242
重要學習課題
(目前筆者還不熟悉的學習課題)
要熟悉Synology 1511+ NFS的掛載方式
學習如何升級核心 ~
學習如何將i386的作業系統的核心編譯成pae版本
fdisk 查看磁區
sudo fdisk /dev/sda
p -- 查看
q -- 退出
常用軟體的安裝
安裝套件時請善用tab鍵來補完 ~
安裝chromium-browser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
安裝 Gimp
sudo apt-get install gimp
安裝 shutter
sudo apt-get install shutter
阿剛老師提供快速修正shutter無法編輯的方法
sudo apt-get install shutter gnome-web-photo libgoo-canvas-perl
安裝 flashplugin
sudo apt-get install flashplugin-nonfree
安裝 vim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下載安裝ppstream
http://dl.pps.tv/pps_linux_download.html
wget http://download.ppstream.com/linux/PPStream.deb
安裝ppstream
sudo dpkg -i PPStream.deb
若出現錯誤
請下指令修正
sudo apt-get install -f
安裝gcin及嘸啥味
apt-get install gcin
im-switch -z zh_TW -s gcin
重新登入
移除所有語言套件
apt-get purge language-pack-aa language-pack-*
安裝繁中套件
apt-get install language-pack-zh-hant language-pack-kde-zh-hant language-pack-gnome-zh-hant
下載及安裝嘸啥味的字典檔
wget http://wp.rdandy.com/wp-content/uploads/2010/03/noseeing-12.tar.gz
tar zxvf noseeing-12.tar.gz
mv noseeing.gtab ~/.gcin
重新登入
crtl+ Alt+9 快速切換到 嘸啥味 ~
參考
RDAndy.com的作法
http://wp.rdandy.com/archives/255
阿剛老師gcin的影音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S_MHNFH73k&hd=1
阿剛老師的軟體安裝記錄
http://paste.plurk.com/show/708197/
網卡代號的查詢和修改
linux Kernel 2.6 之後已經改用 udev 來管理 /dev 了
注意:網卡的代號不是 Onboard 的就是eth0喔!!
預設是和主機板的PCI的ID順序來排列
查詢 eth x (例如eth 0)和 哪個mac address 目前是綁在一起的
其實這個代號用查看的就好了,實在沒有必要特別去修改它
cd /etc/udev/rules.d
ls
sudo more 70-persistent-net.rules
但若您堅持要改網路界面卡的代稱 ~ 請如下設定
cd /etc/udev/rules.d
ls
sudo gedit 70-persistent-net.rules
修改完要記得重新開機
您也可以參考底下的文件
PS.Ubuntu 10.04 是用70-persistent-net.rules這個檔案
但每個Distribution不見得會用這名稱,但一看就知道了
設定root的密碼
Ubuntu系統預設並沒有設定root的密碼
若是要當Server建議要為root設密碼
sudo su (切換到Super User "root")
passwd (設定密碼)
設定$PATH
查看$PATH的指令
echo $PATH
A 會影響到所有人$PATH的設定 (修改/etc/profile)
sudo su
gedit /etc/profile
export PATH=$PATH:/usr/sbin:/usr/bin
設定完要重新開機才會生效喔
B 只會影響到root $PATH的設定 (修改.bashrc)
sudo su
cd
切換到root下指令cd 路徑應該會切換到root的家目錄 /root
pwd
gedit .bashrc
最後一行加入
export PATH=$PATH:/opt/drbl/sbin:/opt/drbl/bin
設定完要重新開機才會生效喔
注意
經過實際測試
root帳號不會繼承 /etc/profile的設定
所以root帳號的$PATH需要在 /root/.bashrc中來設定喔
Firefox 與 /etc/skel
Scenario:讓新增的用戶的Firefox都會有和shryu相同的書籤和外掛
假設我們已經把Firefox的書籤和外掛都裝好在shryu這個帳號裏面
想要讓新增的用戶都會有和shryu相同的書籤和外掛
cd /home/shryu
sudo cp -R .mozilla/ etc/skel
chromium 與 /etc/skel
Scenario: 讓新增的用戶的chromium都會有和shryu相同的書籤和外掛
假設我們已經把chromium的書籤和外掛都裝好在shryu這個帳號裏面
想要讓新增的用戶都會有和shryu相同的書籤和外掛
cd /home/shryu
sudo mdkir -p /etc/skel/.config/chromium
sudo cp -R .config/chromium/* /etc/skel/.config/chromium/.
移除NetworkManager
國網中心提醒當作伺服器的機器並不適合使用NetworkManager !!
所以我們接下來就來移除NetworkManager吧 ~
sudo apt-get --purge remove network-manager
重新開機
手動設定網路組態
sudo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auto eth1
iface eth1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25.254
netmask 255.255.255.0
請加上國網的 reposity 套件庫
sudo gedit /etc/apt/souces.list
加上這一行
deb http://free.nchc.org.tw/drbl-core drbl stable
推薦另一種增加套件庫的方法(更方便快速喔)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http://free.nchc.org.tw/drbl-core drbl stable"
安裝DRBL的APT-KEY金鑰
wget -q http://drbl.nchc.org.tw/GPG-KEY-DRBL -O- | sudo apt-key add -
更新套件庫
sudo apt-get update
系統更新
(在正式安裝DRBL之前建議要作好系統更新)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安裝DRBL主程式
sudo apt-get install drbl
安裝DRBL Server上所需要的軟體和環境
/opt/drbl/sbin/drblsrv -i
手動收集MAC Address
實作時的注意事項
drbl-collect-mac 手動逐台開機搜集mac address的指令
這個動作 建議在drblpush 之前就要先作喔!!
說明:筆者覺得事先就收集好Server 各網卡服務對象的mac address
要比在drblpush的過程中才收集整個SOP會順暢許多 ~
sudo /opt/drbl/sbin/drbl-collect-mac eth1
可以逐台開機來搜集網卡的mac address到Server上的 eth1
過程中按Enter 或1 可以查看目前收集的mac address 的情況
按q或2則結束收集 ~
同理可繼續收集將來要給Server eth3服務對象網卡的mac address
sudo /opt/drbl/sbin/drbl-collect-mac eth3
注意:
收集到的網卡的檔案macadr-eth1.txt 和 macadr-eth3.txt
會在目前路徑的底下喔!!
實作經驗的提醒:
如果我們之後,還有新機器需收集網卡的mac address
建議先切換到其它路徑底下
然後下網卡收集的指令例如
sudo /opt/drbl/sbin/drbl-collect-mac eth1
這時候再來將要新加入的機們逐台開機收集mac address。
收集完之後把這個macadr-eth1.txt 裏頭的紀錄到的 mac address 複製到
原先macadr-eth1.txt 的後面。
Why ? 我們若是在原路徑下收集的指令,原本收集到的Mac Address的記錄就會被清掉!!
實作時這個部份請特別注意。
其實我們若是在drblpush -i的過程中關於收集網卡的步驟若是回答y
/etc/drbl/ 相關網卡收集的檔案內容將被清除喔!! ~
drblpush -i 詢問的問題真不少而且非常耗時 ~
建議只有第一次設定用戶端的資訊時和有新機器加入時才使用
平常若只是"更新安裝的軟體到用戶端"
比較建議使用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這個完整的指令會讀取前一次存下來的設定檔)
(我們就不用「慢慢交談」啦)
DRBL指定名稱IP對應的方法
如果你有部份或是全部的用戶端機器不想使用等會程式自動產生的電腦名稱,
而是自己想要指定用戶端電腦名稱,
可以透過事先編輯client-ip-hostname檔案來達到
sudo gedit /opt/drbl/conf/client-ip-hostname
把要指定的名稱依據IP address與名稱一行一行對應好。
若是 /opt/drbl/conf/client-ip-hostname中沒有指定到的機器,
在drblpush的過程中會給這台機器一個自動產生的電腦名稱
drbl 用戶端的設定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i
(建議在drblpush之前就先作好手動搜集Mac Address的動作)
再次談談drblsrv和 drblpush指令的意義(複習)
/opt/drbl/sbin/drblsrv -i
安裝DRBL Server 上所需要的軟體和環境
/opt/drbl/sbin/drblpush -i
DRBL用戶端的相關設定
(建議在drblpush之前就先作好手動搜集Mac Address的動作)
在DRBL環境下手動建立帳號
有二個動作需要作:建立帳號和更新yp
建立帳號
sudo adduser hs1250
更新yp
sudo make -C /var/yp
說明:
yp其實就是NIS(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的實作
drbl-useradd
drbl-useradd:快速新增DRBL帳號並更新至NIS(yp)的工具程式
sudo /opt/drbl/sbin/drbl-useradd -s user1 user1
說明:- s 代表single的意思 後面兩欄代表 使用者和群組
drbl-useradd 大量建立帳號的範例
請參考
DRBL 在「新增軟體」或「新增client 端電腦」後的SOP
往後有新增加的client電腦
建議請再執行一遍
/opt/drbl/sbin/drblpush -i
若是server上新安裝了軟體要讓用戶端也能使用,
建議用底下完整的命令來執行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這個完整的指令完全等於底下
sudo /opt/drbl/sbin/dcs 選擇 re-deploy 的效果喔!!
(在drblpush時會讀取前一次存下來的設定檔,而不會囉囉嗦嗦的問一堆問題)
總而言之
drblpush就是要重新部署檔案給您在DRBL的client電腦使用。
[註]執行完drblpush 指令後,您的用戶端有可能需要重新開機才能正常運作。
DRBL 模式的切換
sudo /opt/drbl/sbin/dcs
請選擇more.....
drbl-mode 可以切換drbl的模式為Full還是SSI
DRBL netinstall環境的佈署
修改設定檔
基本上設定只要安裝ubuntu i386的版本夠用了 ~
sudo gedit /opt/drbl/conf/drbl.conf
搜尋-尋找 ubuntu netinall
找到
Ubuntu netinstall 這個Session
刪除adm64 這幾個字(保留 i386)
存檔
安裝ubuntu 相關的 netinstall 套件至 Server上
sudo /opt/drbl/sbin/drbl-netinstall -i ubuntu
讓DRBL開機選單出現 Ubuntu netintall的選項
sudo /opt/drbl/sbin/dcs
選到more.....switch-pxe-menu
==> reveal 顯示用戶端電腦某些已經被隱藏的開機選單
用空白鍵來加選
netinstall-Ubuntu-lucid-i386
netinstall-Ubuntu-natty-i386
netinstall-Ubuntu-oneiric-i386
說明:學校學生機建議使用i386 32位元的作業系統(軟體的支援性較高)
amd64 64位元的作業系統建議是純Server 來採用.....
如果i386 32位元的作業系統要支援4G以上的記憶體 ,
就要學習將核心編譯成pae的版本喔。
再生龍伺服器版還原的實做
http://drbl.nchc.org.tw/course.arch
下載2011-01-24-thin.maverick.tar到桌面上
在圖形介面上解開 tarball
cd /home/shryu/桌面
sudo mv 2011-01-24-thin.maverick /home/partimag
cd /home/partimag
sudo chown -R root.root 2011-01-24-thin.maverick
sudo /opt/drbl/sbin/dcs
請選擇 ~ clonezella-start
Beginner / restore-disk / -p reboot
multicast 多台還原時建議使用multicast
注意:有許多網管型的Switch預設會阻擋multicast的封包
若 Switch預設會阻擋multicast的封包,請改用broadcast
請注意當使用broadcast的方式會讓環境裡充斥broadcast的封包喔~
DRBL Full模式和SSI模式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Full 模式下 /tfptboot/nodes/
每個ip資料夾裏頭的
/etc
/var
/root
是用nfs協定實體掛載
(每個Client都可以實體保留自己在這三個資料夾的設定 - - - 可以思考有必要嗎?? )
SSI模式下
/etc /var /root 則是用tmpfs的方式來掛載底下的三個tarball
/tftpboot/node_root/drbl_ssi
template_etc.tgz
template_var.tgz
template_root.tzg
(Client在這個模式下是無法保留任何在這三個資料夾的設定 ---- 重開機就會清除喔!! )
(這三個資料夾,本來就不該讓Client端來設定,所以非常建議使用SSI模式)
所以SSI模式可以有效減低網路的流量
建議學校環境只要是Client端的機型相同可儘量採用DRBL SSI的模式
而關於家目錄的檔案,請不用擔心:
即使是在SSI模式,Client存放在自己家目錄的檔案並不會隨著重新開機就消失喔!!
Clonezilla Full模式和Box模式
狀況就像DRBL的Full模式和SSI模式的不同
Clonezilla Full Mode: Client的/etc、/var、/root資料夾,會用nfs的協定實體掛載 (各自Client可保留各自的設定)
Clonezilla Box Mode: Client的/etc、/var、/root資料夾,則是用tmpfs的方式掛載 (重新開機後,設定就會不見)
筆者也還是比較 推薦使用「可以降低網路流量的Box模式 」~
安裝virtualbox和再生龍的單機版
安裝virtualbox-ose
系統/管理/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
選到 virtualbox-ose
http://clonezilla.nchc.org.tw/clonezilla-live/download/sourceforge/
下載
clonezilla-live-1.2.10-14-i686-pae.iso
到桌面
讓Windows用戶端可以接受DRBL主機的指令
id_rsa.pub
drbl ssh server的public key 的位置
sudo su
cd /root/.ssh
ls
id_rsa.pub
讓windows 用戶端自動接受 DRBL 主機命令~
可以參考
http://drbl-winroll.nchc.org.tw/
記得要將這個pulic key改名稱.....
注意:
若要windows 用戶端自動接受 DRBL 主機命令~
則在winroll 安裝的過程中要啟用ssh的服務
還有要記得要匯入DRBL伺服器的公共金鑰喔 ~
關閉Ubuntu自動更新
系統/管理/synaptic套件管理
設定-套件庫--更新--自動更新
觀念澄清一
問題:
drblpush 和dcs中 re-gen的動作還有re-deploy到底有什麼不同??
可以說清楚一點嗎??謝謝
我的假設:
drblpush就是要重新部署檔案給您在DRBL Full模式下的client電腦使用
dcs中 re-gen的動作 則是要重新部署檔案給您在DRBL SSI模式下的client電腦使用
我的觀念對嗎??
孫老師的澄清:
是的,基本上沒錯:
但有些地方需要澄清一下
dcs 中 re-gen 的選項只會從 /tftpboot/nodes/ 下第一個用戶資料重新產生 tarball,
並不會從目前系統做同步並更新喔。
所以只有適用在:您想要變更用戶端的資料套用到 tarball 上時才有用到。
如果,是在 server 上做的更動(如安裝新程式、加驅動程式...等) ,
想套用在 SSI 環境中,就必須用 dcs中的 re-deploy 選項
(基本上就是以目前設定檔重跑 drblpush )。
Ceasar Sun
結論:
dcs中 re-gen的選項
是為了更新SSI用戶端環境的tarball時才會用到(例如 template_etc.tgz) - - 很少會用到
dcs中 re-deploy的選項
則是DRBL server 安裝新程式、加驅動程式...等,想套用在 SSI 環境中就必需用到
(基本上就是以目前設定檔重跑 drblpush )
觀念澄清二
問題
re-deploy和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到底有什麼不同??
孫老師、蔡老師、王老師
又來麻煩您們了
dcs中 re-deploy的選項和底下完整指令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是不是一樣的意思?還是有不同的地方?
目前我文件的整理
dcs中 re-deploy
是用在DRBL server 安裝新程式、加驅動程式...等,想套用在 SSI 用戶新環境中會用到的指令
(基本上就是以目前設定檔重跑 drblpush )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這個完整的指令會讀取前一次存下來的設定檔)
就是要重新部署檔案給您在DRBL Full模式的client電腦使用
我感到confused 這兩個作法在實務上會有什麼不同地方還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意思??
dcs中 re-deploy 可以用到「重新部署檔案給在DRBL Full模式的client電腦使用」嗎??
還是re-deploy 就只能用在「重新部署檔案給在DRBL SSI 模式的client電腦使用」??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是否也可以用在「重新部署檔案給在DRBL SSI 模式的client電腦使用」嗎??
感謝王老師(Jazz)的迅速回覆 ~
王耀聰 (jazzwang _at_ nchc org tw)
Jazz Yao-Tsung Wang jazz@nchc.narl.org.tw
哈,幾位高手現在不在家,輪到我看家,就先回答了~
如果有錯,再請夥伴們幫忙更正囉 :P
>> dcs中 re-deploy的選項和底下完整指令
>>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 是不是一樣的意思?還是有不同的地方?
就我的理解,兩個是一樣的意思。
dcs 的re-deploy 只是方便各位不必去記完整指令 :)
>> 目前我文件的整理
>> dcs中 re-deploy
>> 是用在DRBL server 安裝新程式、加驅動程式...等,想套用在 SSI 用戶新環境中會用到的指令
>> (基本上就是以目前設定檔重跑 drblpush )
>>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 (這個完整的指令會讀取前一次存下來的設定檔)
>> 就是要重新部署檔案給您在DRBL Full模式的client電腦使用
>> 我感到confused 這兩個作法在實務上會有什麼不同地方還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意思??
>> dcs中 re-deploy 可以用到「重新部署檔案給在DRBL Full模式的client電腦使用」嗎??
>> 還是re-deploy 就只能用在「重新部署檔案給在DRBL SSI 模式的client電腦使用」??
>>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 是否也可以用在「重新部署檔案給在DRBL SSI 模式的client電腦使用」嗎??
兩個指令都會根據目前您所選擇的 DRBL 模式來作重新佈署的動作。
並非各自只對應其中一種模式哦~
您若是用 dcs 選擇 DRBL Full Mode ,再用 dcs 選擇 re-deploy
就會產生多台 DRBL Client 的設定,並同步到每一台 DRBL Client 電腦。
您若是用 dcs 選擇 DRBL SSI Mode ,再用 dcs 選擇 re-deploy
則只會產生一台範本機的設定,而且最大的差異在於 SSI 模式
必須下次 DRBL Client 重開機才會生效,且 SSI 模式下,
Client 電腦上做的設定修改(除了放在家目錄的以外)不會被保留下來。
- Jazz
啟用drbl live CD網路
請注意 DRBL Live CD
預設的網路是沒有開啟的
只有在我們啟用「再生龍伺服器版」或「啟用DRBL」時
網路才會被開啟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傳統的指令方式手動開啟網路
sudo su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編輯內容如下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存檔後啟動網路即可
/etc/init.d/networking start
孫老師教我們dhclient指令
可以更快速就啟用DRBL Live CD 的網路喔
sudo su
dhclient eth0
語法:dhclient + NIC的代稱
tuxboot計劃
可製作Clonezilla、DRBL的Live USB和Live USB
最棒的是可以將客製化含還原印象檔的zip包
製作成可開機自動還原神奇的救援USB碟 ~
注意:
tuxboot工具程式,目前只支援vfat格式的USB磁區
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支援其它檔案格式的USB磁區
tux2live計劃
官網的說明:
Tux2live是一套適合使用者建立自己所屬的 Linux Live system(Live CD, Live usb ,...)的工具,
擁有易使用且客製化的打包架構,無論是個人使用環境或客製化功能服務主機,
只要硬碟中已經建立好 Linux 環境,便能一五一十的打包成可攜帶的 live 環境。
http://tux.nchc.org.tw/trac/tux2live
基隆市網中心研習的資料
http://tux.nchc.org.tw/trac/tux2live/attachment/wiki/zh_tw/WikiStart/Tux2live-workshop.v1.pdf
tuxroll計劃
國網中心還沒正式發表開發的計劃
將針對Linux下 mac address、computer name、ip address的對應作處理的工具
這個計劃是筆者目前已知在Linux 底下 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 這類的工具
很可惜這個計劃好像正在停擺.....真希望可以早點開發完成.....
http://drbl.nchc.org.tw/course.arch/tuxroll/
DRBL論壇
國網中心的老師們歡迎各位加入論壇參加討論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drbl?hl=zh-TW
Clonezilla 論壇
國網中心的老師們歡迎各位加入論壇參加討論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ocs-clonezilla?hl=zh-TW
Tux2live論壇
國網中心的老師們歡迎各位加入論壇參加討論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tux2live?msg=subscribe
FAQ
問題一:
Tuxboot工具是不是只支援vfat格式??
看到需求
「其中至少要有一個已經格式化好的FAT分割區」
Tuxboot工具是不是只支援vfat格式??
之後有可能支援fat以外的格式嗎??
蕭老師(Steven) 的回覆:
重點應該是在於syslinux。
目前Tuxboot計劃只支援syslinux當boot loader,所以當然只能用fat。
至於是否未來要支援extlinux會再研究看看。
不過,據我的瞭解extlinux也只有 GNU/Linux上的執行檔,所以對於MS Windows上產生這樣的開機隨身碟就會受限制了。
瘋浪客的希望:
如果有syslinux for vfat 又有extlinux for ext3、ext4那就太完美了。
很可惜國網自由軟體實驗室團隊的人力有限,這個願望不知道要什麼時候可以實現?
問題二:
drbl_live cd 遇到的問題 ~
在Acer M490機器上執行
drbl_live_testing_xfce_1.0.6-4-i686-pae
或drbl_live_stable_xfce_1.0.5-6-i686
再生龍伺服器版
Client 端在從選單進入Clonezilla
很快就會卡在USB滑鼠的畫面....然後就不再繼續run下去....
(啟用DRBL Client也會卡在一樣的畫面)
(但若選擇FreeDOS或Memory Test又可以正常)
11月2號的時候我會拿兩台Acer M490的機器到會場
到時候請老師們幫我們看看問題到底是出在那裏
謝謝
王老師(Jazz) 的回覆:
> Client 端在從選單進入Clonezilla
> 很快就會卡在USB滑鼠的畫面....然後就不再繼續run下去....
通常這種異常現象跟 Linux Kernel 的硬體支援有關。
DRBL Live 由於製作上的一些技術限制,
目前不像 Clonezilla Live 有 Ubuntu 的版本。
亦因此 DRBL Live 的 Linux Kernel 往往比較舊,
對新機器的支援也就比較差一些。
- Jazz
孫老師(Ceasar) 的回覆:
Client 也是 M490 ?
在 client 的開機參數中加入 acpi=off irqpoll noapic noapm nodma nomce nolapic
試看看。
Ceasar Sun
瘋浪客(Macoto) 測試心得:
孫老師(Ceasar) 您好
Server端和Client端都是Acer M490 沒錯 ~
感謝您提供的方法,剛剛試了一下
client 的開機參數中加入 acpi=off irqpoll noapic noapm nodma nomce nolapic
真得就可以進去了耶 ~ 真讚!!
但測試 drbl live client端 的桌面 ,螢幕的顯示怪怪滴:
client端螢幕最右邊 1/5 的螢幕,居然跑到會最左邊去 (變成很特殊的二分割畫面)
操作起來還蠻詭異滴 ~
明天當面再問您這些參數的意義 ....
問題三:
用DRBL 和 Clonezilla 的環境要如何實作「usb 大量copy」(要包含開機碟資訊 )
國網自由軟體實驗室的老師們好:
今年11/30號我們縣網有舉辦全國的資訊研討會
將要發給與會來賓我們縣網客制化含有moodle的ezgo隨身碟
大概需要copy 超過200支的隨身碟
直覺,DRBL+Clonezilla 應該可以達成這件事情
但對於如何實作,還沒想透 ~
假設每個client 都有6個USB 2.0的空槽
可以指導一下關鍵嗎??
蕭老師(Steven) 的回覆:
直接用Clonezilla live 1.2.11-11,開機後,掛載印象檔目錄,並選擇savedisk
就會在這裡出現一個模式叫作"1-2-mdisks",依照步驟就可以一次做多個USB隨身碟的還原了。
請老師測試過之後,回報一下結果。
Thanks.
Steven.
瘋浪客(Macoto) 測試心得:
蕭老師(Steven)感恩您的幫助
成功了 ~
正在還原中 .....耶~ 吔 ~ ya .....
(1) clonezilla-live-1.2.11-11-amd64.iso
開機前就將多隻USB碟插入電腦......開機時不會hang 住 ~
光碟開機後 ~ 無法正常掛載ntfs的磁區當作 /home/partimag
所以無法實作成功 ......
(2) clonezilla-live-1.2.11-11-i686-pae.iso
若開機前就將多隻USB碟插入電腦......開機時會hang 住 ~
-- >調整開機時不要插入USB碟
光碟開機後 ~ 可以正常掛載ntfs的磁區當作 /home/partimag
device to image 將範本的USB碟插入建立「 savedisk」的印象檔
存檔完成後 選擇 3 Start Over
local_device 掛載 印象檔磁區 ~
可愛的 "1-2-mdisks"選項就出現啦!!
可以將多隻USB碟插滿插槽啦 ~
嘿嘿嘿 ~
按照提示 ~ 就可以輕鬆建立好多隻 USB Copy 啦
國網自由軟體實驗室
真的是大家崇敬的團隊
感謝你們的付出,開發這麼多好用網管類的自由軟體
台灣之光,加油!加油 .......
高興了一個晚上,睡覺前測試Copy好的隨身碟
發現居然無法開機 ....XD ~
關於TPET 3隨身碟Copy後無法開機的文件整理 ~
Steven 您好 :
很高興 Copy成功了 ~
剛剛拿Copy的隨身碟來測試
原來的USB母碟可以開機
但Copy的隨身碟們卻無法開機
(一開始就卡在游標閃爍的提示符號)
11/2 再請您看看 ~ Why ?
周老師,
USB隨身碟母碟裏面的作業系統與版本是? 開機管理程式是?
Steven.
在噗浪上呼叫阿剛師父 ~
TPET 3 USB隨身碟母碟裏面的作業系統與版本是? 開機管理程式是?
我用新版的Clonezilla Live 拷貝完成,但拷貝出來的隨身碟卻不能開機 ~ XD
.....國網的蕭老師需要以上訊息來幫忙抓蟲 ~ 感恩您....
~阿剛~ 就ezgo8 丫(Ubuntu10.04)... 開機管理程式....我也不知道耶...
今天 20111102 (傳說中的世界完全對稱日)
Ceasar 和 Steven 到新竹縣網來講課
特別請他們倆研究了一下,之前我的TPET3隨身母碟
找到了為什麼我昨天Copy好的隨身碟無法開機的原因
原來是咱們TPET 3隨身碟裏頭用的syslinux的版本太舊
使用目前Clonzezilla "1-2-mdisks"工具 Copy後還是會有問題
解決的方法
A.將TPET 3隨身碟裏頭用的 syslinux升級後再來重新製作範本印象檔,
使用目前Clonzezilla Live "1-2-mdisks"工具,重新拷貝就不會有問題啦!!
B.Steven 和 Ceasar答應 Clonezilla Live會在最近小改版 ~
如果比對出來源隨身碟的syslinux版本太舊,在建立印象檔時就會將
syslinux自動升級 ~ 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就一起來期盼「真男人團隊」再度發威吧 ~
2011-11-05 在高鐵上和Jazz老師聊了一些問題
Tux2Live
Tux2Live 支援多種linux平台的讓您可以客製化自己專屬 Live CD打包工具,真的是非常簡單、方便
如果可以進一步支援變成「可安裝的光碟」
還有如果在封裝Live CD 的過程中如果可以自訂 增加開機選單的選項
例如可以選擇放入 DRBL Live和Clonezilla Live、Gpated Live 的開機選項
那就更棒了 (讓Live CD除了是安裝片也是一片好用的工具片) ~ 期待 Tux2Live 的再進化....
Jazz 老師的回覆:
要讓 Tux2Live 變成可安裝,也許得參考一下 B2D 或 Ubuntu Desktop 版本的安裝程式(如 EzGo)
至於要選擇性加入 DRBL Live 跟其他 Live CD 的選項,恐怕日後一張光碟就塞不下囉~
若網路速度可接受,看 Tux2Live 要不要用 ipxe 網路下載 這些 Live CD ( cloudboot)。
Tuxroll
之前在南科上課,孫老師說有在開發讓再大量部署linux 後
可以用自訂 Shell Script的方式來達到mac address 、ip、電腦名稱對應修改
有可能開發成變成 dcs 支援的指令嗎??
或是有可將將複雜的Shell Script 獨立出來變成單獨的指令??
Jazz 老師的回覆:
這部份應該是 Clonezilla 還原之後的 script,也就是放在 /opt/drbl/share/ocs/postrun/
底下的一些 Shell Script。其實困難點在於每位使用者的磁碟分割各有不同,
很難辨識哪個磁碟分割區裡面會有 /etc/hosts
http://drbl.nchc.org.tw/course.arch/tuxroll/
ezgo9網管版的安裝片(ezgo9+drbl版)
Jazz老師說自由軟體實驗室也正在測試開發ezgo 9 網管版的安裝片
只要裝好網管版的ezgo就可以佈屬好DRBL SSI Range的環境
對於要無痛體驗ezgo 9無碟環境的電腦老師們真的是一大福音!!
至於ezgo9網管版的光碟什麼時候釋出 .... 應該是快了吧 ~ 呵呵呵 ....
提醒:如果您想讓ezgo9+DRBL 運作的更好,建議在您體驗過DRBL Range的環境之後
可以進一步學習使用「鎖網卡的方式」來重新佈建您的DRBL 環境喔 ~
Jazz 老師的回覆:
這部份最近是想用 Debian / Ubuntu 的 preseed 無人值守安裝方式製作,
大致上有在 Ubuntu 10.10 以及 Debian 6.0.3 上測試過,均可無痛安裝 DRBL SSI 模式。
至於 EzGo9 的版本,會再研究一下怎麼整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