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5 ~ 2011-10-26
講師:孫振凱 (ceasar _at_ nchc org tw)
助教:蔡育欽 (thomas _at_ nchc org tw)
學員(記錄):周士玉 (hs1250_at_gmail com)
first edition 2011-10-27 03:15 am
last modifed 2011-11-12 13:00 pm
前言
感謝
這兩天孫老師和蔡老師在臺南國網中心的照顧
深路途雖然那麼遙遠收獲卻是非常非常之大 ~
趁著記憶猶新的時候
趕快把這兩天的筆記,整理了一下~
最後要感謝這兩天傍晚載我到南科車站嘉義志航國小的謝邦基老師
有各位的陪伴,這兩天過得真是充實啊 !!
上課常用到的文件和網址
課程資料、講義下載
http://drbl.nchc.org.tw/lecture/
Clonezilla-tutorial.v7.pdf
http://drbl.nchc.org.tw/lecture/20111025_NCHC_Clonezilla/Clonezilla-tutorial.v7.pdf
drbl-clonezilla.Basic_v15.pdf
http://drbl.nchc.org.tw/lecture/20111020_NCHC_Basic/drbl-clonezilla.Basic_v15.pdf
DRBL 官網
http://drbl.nchc.org.tw
clonezila
http://clonezilla.nchc.org.tw/news/
安裝DRBL-官網的文件
http://drbl.nchc.org.tw/one4all/desktop/
管理與使用(安裝完DRBL就會內建有Clonezilla SE)
http://drbl.nchc.org.tw/one4all/desktop/drbl-cmd-list.php
大量佈署 Linux之探討
(還需要加強學習的議題)
清除 root 過紀錄的指令
sudo su
cd ~
rm -f .bash_history
刪除網路卡相關代號的設定
cd /etc/udev/rules.d
ls
sudo rm -f 70-persistent-net.rules
刪除顯示卡的設定 (How ?)
孫老師答覆
自行加裝的顯卡驅動程式
大多是放在 /etc/X11/xorg.conf , 刪除即可
cd /etc/X11
sudo rm -f /etc/X11/xorg.conf
若是使用Ubuntu內建的顯卡驅動程式
應該是找不到這個檔案喔 ~
驅動程式預載 (How ?)
孫老師答覆
是指先將需要的核心模組安裝上,有些需要自行編譯,有些有提供安裝檔以便安裝。
硬碟、分割區代號的影響 (為何??)
孫老師答覆
下次很快就有機會再跟老師討論~
讓X下按右鍵可以切換系統管理員身份來執行的套件
sudo apt-get install nautilus-gksu
安裝chromium
我用apt-get install chromium 安裝
安裝好的chromium沒有出現在[應用程式][網際網路]
要如何解決?
改用[應用程式][Ubuntu 軟體應用中心] 來安裝Chromium
就成功啦 ~
孫老師答覆
chromium 的似乎是另一個遊戲的套件名稱
chromium 瀏覽器正確的套件名稱是 chromium-browser
sudo apt-get install chromium-browser
安裝gcin及嘸啥味
apt-get install gcin
im-switch -z zh_TW -s gcin
重新登入
移除所有語言套件
apt-get purge language-pack-aa language-pack-*
安裝繁中套件
apt-get install language-pack-zh-hant language-pack-kde-zh-hant language-pack-gnome-zh-hant
下載及安裝嘸啥味的字典檔
wget http://wp.rdandy.com/wp-content/uploads/2010/03/noseeing-12.tar.gz
tar zxvf noseeing-12.tar.gz
mv noseeing.gtab ~/.gcin
重新登入
crtl+ Alt+9 快速切換到 嘸啥味 ~
參考
RDAndy.com的作法
http://wp.rdandy.com/archives/255
阿剛老師gcin的影音教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S_MHNFH73k&hd=1
阿剛老師的軟體安裝記錄
http://paste.plurk.com/show/708197/
啟用drbl live CD網路
請注意 DRBL Live CD
預設的網路是沒有開啟的
只有在我們啟用「再生龍伺服器版」或「啟用DRBL」時
網路才會被開啟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傳統的指令方式手動開啟網路
sudo su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編輯內容如下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存檔後啟動網路即可
/etc/init.d/networking start
孫老師教我們dhclient指令
可以更快速就啟用DRBL Live CD 的網路喔
sudo su
dhclient eth0
語法:dhclient + NIC的代稱
印象檔硬碟裝置轉換的指令
(舉例將映像檔裝置的hda轉成sda)
再生龍單機版 Enter_Shell
sudo su
cd /home/partimag
/opt/drbl/sbin/cnvt-ocs-dev 印象檔名稱 had sda
/opt/drbl/sbin/cnvt-ocs-dev --help 察看有哪些參數可以用
印象檔硬碟裝置轉換的指令
(舉例將映像檔裝置的sda2轉成sda1)
Senario:假設我們之前曾經對sda2進行過saveparts的動作
現在要進行restoreparts的動作,
但不是要還原到原來的分割sda2,而是想還原到另一個分割sda1.....
Enter_Shell
sudo su
cd /home/partimag
/opt/drbl/sbin/cnvt-ocs-dev 印象檔名稱 sda2 sda1
注意:印象檔要經過轉換才能正常被還原,否則會出現分割代號錯誤,而還原失敗的情形。
查看磁碟和USB碟掛載的情形
df -Th
Ubuntu 好用的指令回溯
Ctrl+Shift+R
輸入使用過指令的關鍵字母--
就會幫我們自動完成指令的完整路徑喔
超神奇好用的 ~
Ubuntu Terminal 放大顯示
Ctrl_Shift_+ (放大顯示)(不是數字鍵盤上的 + 喔)
Ctrl_- (縮小顯示)(不是數字鍵盤上的 - 喔)
也是超好用滴
網路介面卡代號的查看和修改
ubuntu 網路介面卡的代號
其實是由PCI的ID順序來決定
所以並不是Onboad的網卡就一定會是eht0喔
其實這個代號用查看的就好了,實在沒有畢要特別去改它
但若您堅持要改網路界面卡的代稱 ~ 請如下設定
sudo su
cd /etc/udev/rules.d/
ls
sudo gedit 70-persistent-net.rules
修改完後記得要重新開機才會生效喔
PS.Ubuntu 10.04 是用70-persistent-net.rules這個檔案
但每個Distribution不見得會用這名稱,但一看就知道了
移除NetworkManager
國網中心提醒當作伺服器的機器並不適合使用NetworkManager !!
所以我們接下來就來移除NetworkManager吧 ~
sudo apt-get --purge remove network-manager
重新開機
設定網路組態
sudo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加入內部網路的設定
# The primary network interface
auto eth1
iface eth1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25.254
netmask 255.255.255.0
安裝DRBL
設定套件庫
sudo gedit /etc/abp/source.list
加上這一行
deb http://free.nchc.org.tw/drbl-core drbl stable
推薦另一種增加套件庫的方法(更方便快速喔)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http://free.nchc.org.tw/drbl-core drbl stable"
安裝DRBL的APT-KEY金鑰
wget -q http://drbl.nchc.org.tw/GPG-KEY-DRBL -O- | sudo apt-key add -
更新套件庫
sudo apt-get update
系統更新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安裝DRBL主程式
sudo apt-get install drbl
DRBL server上相關套件的安裝
安裝DRBL伺服器上用到的套件
sudo /opt/drbl/sbin/drblsrv -i
在server上建置client的檔案系統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i
在DRBL環境下手動建立帳號
有二個動作需要作:建立帳號和更新yp
建立帳號
sudo adduser hs1250
更新yp
sudo make -C /var/yp
說明:
yp其實就是NIS(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的實作
drbl-useradd
<<drbl-useradd:新增帳號至更新yp>>
sudo /opt/drbl/sbin/drbl-useradd -s user1 user1
說明:- s 代表single的意思 後面兩欄代表 使用者和群組
大量帳號的建立請參考 http://goo.gl/JvBiw
DRBL的模式切換
sudo /opt/drbl/sbin/dcs
選擇more
drbl-mode 使用企鵝龍單一系統印象檔模式
Clonezilla-mode 使用再生龍盒模式
drbl4imp
用參數的方式來作range的drblpush
若是用鎖定網卡的方式就不適用drbl4imp的方式喔 ~
使用鎖定網卡的方式,建議可以用
sudo /opt/drbl/sbin/drblpush -c /etc/drbl/drblpush.conf
(這個會讀取前一次存下來的設定檔))
sudo /opt/drbl/sbin/drbl4imp
查看參數的用法
sudo /opt/drbl/sbin/drbl4imp --help |more
sudo /opt/drbl/sbin/drbl4imp -r 1 -z 1 -p 6 -k 2
參數說明
drbl(r) ssi模式(1) clonezilla(z) box (1)模式
6個client的range 核心(k) 與伺服器同等級(2)
sudo /opt/drbl/sbin/drbl4imp -r 2 -z 1 -p 6 -k 2
參數說明
drbl(r) 不使用DRBL(2) clonezilla(z) box (1)模式
6個client的range 核心(k) 與伺服器同等級(2)
再生龍伺服器上的還原實做
drbl.nchc.org.tw/course.arch
下載
2011-01-24-thin.maverick.tar
dualboot-lucid-xp-for-clonezilla-course.tar
thin-lenny.tar
到桌面上
印象檔的帳號密碼
thin-lenny
帳號 root
密碼 fslab@nchc
(原印象檔是8G的環境)
(先練習用再生龍單機板-專家模式--等比例放大倒成16G)
(再練習用GParted工具調整成8G以內的印象檔)
2011-01-24-thin.maverick
帳號 root
密碼 ilovedrbl
(原印象檔是8G的環境)
dualboot-lucid-xp
(原印象檔是10G的環境)
在圖形介面上解開 tarball (點兩下--然號將資料夾拖拉到桌面上)
sudo su
cd /home/shryu/ 按兩下tab鍵 複製桌面這兩個字
cd /home/shryu/桌面 按滑鼠中鍵貼上
mv 2011-01-24-thin.maverick dualboot-lucid-xp-for-clonezilla-course thin-lenny /home/partimag
cd /home/partimag
將目前路徑底下的所有資料夾及檔案的擁有者和 群組都設成root
chown -R root.root .
ps 在伺服器版本 /home/partimag 這個資料夾 預設就是只有root有讀寫權喔~
sudo /opt/drbl/sbin/dcs
請選擇 ~ clonezella-stop
sudo /opt/drbl/sbin/dcs
請選擇 ~ clonezella-start
Beginner / restore-disk / -p reboot
建議養成 clonezilla 先 stop 再Start的習慣喔
multicast 多台還原時建議使用multicast
注意:有許多網管型的Switch預設會阻擋multicast的封包
若 Switch預設會阻擋multicast的封包,請改用broadcast
請注意當使用broadcast的方式會讓環境裡充斥broadcast的封包喔~
查看分割
sudo fdisk /dev/sda -l
sudo parted /dev/sda print
安裝Virtualbox
sudo apt-get install virtualbox-ose
應用程式 -- 附屬應用程式 -- VirtualBox OSE
Clonezilla Live 單機版的下載
clonezilla-live-1.2.10-14-i686-pae.iso
http://clonezilla.nchc.org.tw/clonezilla-live/download/sourceforge/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clonezilla/files/clonezilla_live_stable/1.2.10-14/
下載gparted
http://gparted.sourceforge.net/download.php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gparted/files/gparted-live-stable/0.9.1-1/
讓VirtualBox的vdi檔案也能在別台使用
sudo su
VboxManage clonehd souce名稱.vdi output名稱.vdi
進階的使用
VboxManage -h
locate的使用
sudo updatedb
sudo locate *.vdi
VirtualBox的NAT模式
Guest Machine可以透過 10.0.2.2 這個虛擬IP和Host Machine 做溝通 (例如 ssh)以取得Host Machine的資源
但Host Machine 卻無法透過任何一個IP而能夠對 Guest Machine 來進行溝通,
所以Host Machine 無法直接存取Guest Machine的資源
而必需是透過Guet Machine 上傳!!所以VirualBox NAT 的溝通模式是單向的 ~ 不對等的!!
ps 虛擬機器的龍頭 VMWare的NAT 模式:Guest Machine 和 Host Machine 則可以雙向溝通!!
實作:只將dualboot當中的XP倒回系統
使用再生龍單機版開機
先「進入命令列」(Enter_Shell)用fdisk指令來分割新的硬碟
sudo su
fdisk /dev/sda
Command (m for help):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Using default value 1
First sector (2048-20981519,default 2048):
Using default value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xxx.xx): +6G
Command (m for help):t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 L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 7
Command (m for help):w
exit
exit
退出命令列後再回來「使用再生龍」選擇「專家模式」 / restoreparts / sda1
記得要 加選 -t1這個參數 (用戶端電腦使用syslinux提供的bootloader--windows適用)
再生龍的t1參數相當於
進入再生龍命令列
sudo su
cd /opt/drbl/pkg/syslinux
ls -alh mbr.bin
dd if=mbr.bin of=/dev/sda
exit
exit
查看root 使用過的指令
sudo su
histoy
清除 root 過紀錄的指令
sudo su
cd ~
rm -f .bash_history
非DRBL Server若要安裝ssh server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ver
(PS DRBL Server已經內建--不需要另外裝)
大量佈署 Linux之探討
(還需要加強學習的議題)
清除 root 過紀錄的指令
sudo su
cd ~
rm -f .bash_history
刪除網路卡相關代號的設定
cd /etc/udev/rules.d
ls
sudo rm -f 70-persistent-net.rules
刪除顯示卡的設定 (How ?)
孫老師答覆
自行加裝的顯卡驅動程式
大多是放在 /etc/X11/xorg.conf , 刪除即可
cd /etc/X11
sudo rm -f /etc/X11/xorg.conf
若是使用Ubuntu內建的顯卡驅動程式
應該是找不到這個檔案喔 ~
驅動程式預載 (How ?)
孫老師答覆
是指先將需要的核心模組安裝上,有些需要自行編譯,有些有提供安裝檔以便安裝。
硬碟、分割區代號的影響 (為何??)
孫老師答覆
下次很快就有機會再跟老師討論~
Tuxboot來製作Clonzezilla Live USB
http://tuxboot.org/download.php
最新版 tuxboot-linux-39-i686 今天測試(2011-10-26)有問題
請下載[old][2011-06-14]
tuxboot-linux-25的版本
下載到桌面
按右鍵--屬性---權限--[勾]允許檔案作為程式執行
若有錯誤....
sudo apt-get install p7zip-full
注意:Tuxboot USB隨身碟的檔案格式目前支援vfat格式!!
而且肯定不支援ntfs的格式喔 ~
再生龍單機板實作課程-實作1
VirtualBox_Clonezilla_Live_將8G的Souce印象檔等比例放大到16G的硬碟
Clonezilla_Live_再生龍單機板實作課程-實作2
VirtualBox_GParted_Clonezilla_實作_調整磁區大小從16G調到8G以內
Clonezilla_Live_再生龍單機板實作課程-實作3
VirtualBox_Clonezilla_Live_用再生龍單機版的進入命令列模式(Enter_Shell)幫新硬碟手動分割(fdisk)_並指定還原雙系統中的XP分割區_請特別注意t1參數的使用
Clonezilla_Live_再生龍單機板實作課程-實作4
VirtualBox_Clonezilla_Live_製作含印象檔的還原光碟
Clonezilla_Live_再生龍單機板實作課程-實作5
使用tuxboot工具_將製作好含有印象檔的還原光碟iso檔或還原zip檔用tuxboot工具燒進USB隨身碟
目前tuxboot-linux-39-i686有問題喔 ~ 請暫時使用tuxboot-linux-25 (2011-10-26 測試)
2011-11-05 在高鐵上和Jazz老師聊了一些問題
Tux2Live
Tux2Live 支援多種linux平台的讓您可以客製化自己專屬 Live CD打包工具,真的是非常簡單、方便
如果可以進一步支援變成「可安裝的光碟」
還有如果在封裝Live CD 的過程中如果可以自訂 增加開機選單的選項
例如可以選擇放入 DRBL Live和Clonezilla Live、Gpated Live 的開機選項
那就更棒了 (讓Live CD除了是安裝片也是一片好用的工具片) ~ 期待 Tux2Live 的再進化....
Jazz 老師的回覆:
要讓 Tux2Live 變成可安裝,也許得參考一下 B2D 或 Ubuntu Desktop 版本的安裝程式(如 EzGo)
至於要選擇性加入 DRBL Live 跟其他 Live CD 的選項,恐怕日後一張光碟就塞不下囉~
若網路速度可接受,看 Tux2Live 要不要用 ipxe 網路下載 這些 Live CD ( cloudboot)。
Tuxroll
之前在南科上課,孫老師說有在開發讓再大量部署linux 後
可以用自訂 Shell Script的方式來達到mac address 、ip、電腦名稱對應修改
有可能開發成變成 dcs 支援的指令嗎??
或是有可將將複雜的Shell Script 獨立出來變成單獨的指令??
Jazz 老師的回覆:
這部份應該是 Clonezilla 還原之後的 script,也就是放在 /opt/drbl/share/ocs/postrun/
底下的一些 Shell Script。其實困難點在於每位使用者的磁碟分割各有不同,
很難辨識哪個磁碟分割區裡面會有 /etc/hosts
http://drbl.nchc.org.tw/course.arch/tuxroll/
ezgo9網管版的安裝片(ezgo9+drbl版)
Jazz老師說自由軟體實驗室也正在測試開發ezgo 9 網管版的安裝片
只要裝好網管版的ezgo就可以佈屬好DRBL SSI Range的環境
對於要無痛體驗ezgo 9無碟環境的電腦老師們真的是一大福音!!
至於ezgo9網管版的光碟什麼時候釋出 .... 應該是快了吧 ~ 呵呵呵 ....
提醒:如果您想讓ezgo9+DRBL 運作的更好,建議在您體驗過DRBL Range的環境之後
可以進一步學習使用「鎖網卡的方式」來重新佈建您的DRBL 環境喔 ~
Jazz 老師的回覆:
這部份最近是想用 Debian / Ubuntu 的 preseed 無人值守安裝方式製作,
大致上有在 Ubuntu 10.10 以及 Debian 6.0.3 上測試過,均可無痛安裝 DRBL SSI 模式。
至於 EzGo9 的版本,會再研究一下怎麼整合。
在再生龍伺服器版大量派送 Ubutntu的印象檔後
希望有「postrun」相關Shell Script 的使用教學文件 ~
如果已收集好每一台Client端的MAC Address
請問
要如何利用 放在 /opt/drbl/share/ocs/postrun/
底下的一些 Shell Script
快速更改派送後 Ubuntu 底下的 IP、Hostname
有相關的教學文件可以參考嗎??